Category: 财务会计

  • 金蝶KIS标准凭证(dbf格式)中的字段名称及其含义

    本文列出了金蝶KIS标准版导出的金蝶标准凭证中各个字段的名称、描述、数据类型、数据长度及精度定义。

  • 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学习笔记

    https://go.suokunlong.cn:88/nextcloud/index.php/s/SACCEWjNz6tGHro (pdf) https://go.suokunlong.cn:88/nextcloud/index.php/s/qLrtYttde3BdTyi (ODF开放文档格式, ODT, 可编辑) 自写,涵盖的都是重点。使用了样式功能,格式优美,PDF带有大纲书签便于阅读。欢迎讨论。

  • 复利模式下如何将年利率转换为日利率

    中级财务管理教程中关于现金管理的章节例题中有如下的描述: 持有现金的年机会成本为15%,换算为i值(注:i是以日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机会成本)为0.00039 那么,此处的0.00039是怎么得出的呢? (1+i)^360 = (1+15%) 1+i = 1.15^(1/360) = 1.0003883029878 i = 0.00039. 此处隐含的假设是按天记收复利。

  • 如何快速输入复杂的财务公式 — 以 β 系数为例

    工具:LibreOffice 步骤: 新建 Writer 文档; 插入 > 对象 > 公式; %beta_i = {COV(R_i, R_m)} over { {%sigma_m} ^2 } = {%rho_{i,m} %sigma_i %sigma_m} over { {%sigma_m} ^2 } = %rho_{i,m} times { %sigma_i over %sigma_m } 其中:% 为转意字符:%beta 会被转意为希腊字母 β,%sigma 会被转意为希腊字母 σ,%rho 会被转意为希腊字母 ρ. Over 两侧的部分会被放置在横线除号上下。 花括号 { } 用于组合。 下划线 _ 表示下标。 ^ 表示上标(幂)。…

  • 图解“插值法”的计算原理

    财务管理中经常要用插值法计算利率等。财务上所说的插值法,其实是“线性插值法”,其原理很简单。下图有助于记忆并理解公式: (Y-Y0) / (Y1-Y0) = (X-X0) / (X1-X0) = 斜率 即: Y = Y0 + [(Y1-Y0) / (X1-X0)] * (X-X0)

  • 对商誉减值测试步骤的理解

    转发一则解决了我几天来的困惑的好帖子: Source: http://m.chinaacc.com/bbs/forum-2-27/topic-1391071.html 包含商誉的资产组减值的处理 商誉减值按以下步骤处理: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然后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就其差额确认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当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为什么会分两步? 是因为如果资产组中的可辨认资产减值了,企业要先将这部分减值冲减这个可辨认资产的减值,否则,如果不做第一步,直接做了第二步,那么这个可辨认资产的减值就会去抵减商誉了,不符合实际情况。 教材例题为什么没有做第一步? 教材例题缺个条件,应该补充说明“乙企业所有可辨认资产均未发生减值”。教材是直接用了2006年准则讲解的题目,没有说明乙企业所有可辨认资产均未发生减值,也没有做第一步,非常不合适;2008年准则讲解中,这个例题已经补充了这个条件,既然乙企业所有可辨认资产均未发生减值,那么就不需要做第一步了。 为什么总部资产账面价值在各个资产组之间进行分摊时,要考虑各个资产组使用寿命的时间权数?而在资产组下的各个单项资产之间分摊减值时,不用考虑使用寿命的时间权数? 【理解】各个资产组的使用寿命不同,占用的总部资产价值也就不同,故要考虑时间权数。而同一资产组下的各个单项资产是绑定在一起的,若各个单项资产的使用寿命不同,比如某资产组由甲、乙、丙三台设备组成,使用寿命分别为5年、8年和10年。则使用寿命最短的资产(甲设备)报废时,整个资产组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将资产组减值在各个单项资产之间进行分摊时,不考虑时间权数。 一般地,同一资产组下的各个单项资产使用寿命相同,准则及教材例题都是这样的条件,不涉及各单项资产使用寿命不同的情况。

  •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至第12号征求意见稿内容概要

    中国财政部会计司于2017年1月9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至第12号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意见征求截止日期为2017年2月18日。其主要内容如下: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征求意见稿: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投资损失的会计处理。解释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投资单位按照权益法的要求确认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净亏损,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冲减至零并产生了未确认的投资损失的,可以由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的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不包括被投资单位利润分配)进行弥补,并规定了详细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0号征求意见稿:关于以固定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折旧方法,主要涉及固定资产准则。征求意见稿明确,企业不能以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为基础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1号征求意见稿:关于以使用无形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主要涉及无形资产准则。征求意见稿明确,不能根据无形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进行无形资产摊销,但满足以下两项条件之一的除外:一是无形资产的固有限制条款为达到收入门槛;二是收入和无形资产具有高度相关性。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征求意见稿:关于提供关键管理人员服务的企业与接受关键管理人员服务的企业之间是否构成关联方关系。解释征求意见稿明确,接受方应当将提供方作为关联方进行披露。但提供方是否应将接受方作为关联方进行披露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 – 关联方披露》进行判断,不能仅仅因为为接受方提供了关键管理人员服务而将其作为关联方。 以上解释都要求对生效前的不符合规定的会计处理进行追溯调整。 注意,这次只是征求意见稿,最终的条文可能与此有区别。

  • 在电子表格中计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和服务期间每期服务成本

    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引入了设定提存计划及设定受益计划。这是从国际会计准则引入的,对于国人来说很多概念比较陌生难懂。比如,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第285页的例13-9表13-2和表13-3中,涉及对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职工服务期间每期的服务成本的计算,该计算过程从教材上比较难懂,笔者花费了好几天时间并查阅了网上的很多讨论之后才搞明白。 从而,我将该计算过程在电子表格中进行了重现,通过电子表格公式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其计算过程及原理。请点击以下链接下载该文件:

  • 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 – 会计(带书签目录)

    之前下载了别人分享的2016 CPA 会计PDF教材,发现没有目录书签,在电脑上看非常不方便。于是,我用pdfbookmarker在python中给该PDF添加了书签。

  • LibreOffice Calc 电子表格中货币时间价值计算示例

    与 MS Office Excel 一样,LibreOffice Calc 中有两个财务公式:FV() 和 PV(), 可分别用于复利终值、年金终值以及复利限制、年金限制的计算。 公式FV()用于计算终值,语法为: =FV(利率, 期限, 各期应付或应收金额, 现值, 类型) 公式PV()用于计算现值,语法为: =PV(利率, 期限, 各期应付或应收金额, 终值, 类型) 各参数的说明: 利率: 各期利率 期限: 付款/收款的总期数 各期应付应收金额: 各期应付或收到的金额(年金) 现值: 现值,默认为0 类型: 0为期末,1为期初。默认为0。 其中若涉及金额,则正数表示现金流入,负数表示现金流出。结果为正负数也表示现金流入或流出。 实际应用请参考附件:fv-pv-calculation.ods